黄星:无界零售下的供应链创新

2017-12-25   来源 : 中国物流学会   浏览 : 1279



  一、个性化、短链化、智能化,无界零售下供应链发展新态势

  我想引用文学大师狄更斯的《双重记》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场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的社会给所有有梦想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成名的机会。十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会出现京东、阿里、腾讯、百度这样的公司,做到市值上千亿。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时代给有梦想的人创造了机会,只要你敢想、敢拼、有想法,一定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但是这同样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相信30多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许多非常耳熟能详的企业,当年是如日中天,如雷贯耳,但是一转眼从我们身边消失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如果跟不上消费者的脚步,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认为创新非常重要。十几年前,京东销售额只有一、两千万人民币,到现在整个平台交易流水超过9000亿。京东发展到今天,就是在商业模式、物流运营、供应链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因为我们知道创新是任何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的必然动力。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亚马逊在美国提供配送服务,配送时间是2-3天或者3-4天,投诉率非常低。而东京的211快速配送,在华东地区80%的订单上午订,下午就能送到;在晚上11点前下订单,第二天上午11点前能送到,速度比亚马逊快很多,但是依然有消费者投诉说送得不够快。消费者对于消费的理念不断变化,越来越需要将人、货、场进行重构,希望随时随地都可以有购物的冲动,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购物的过程,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享受最便捷的购物。所以我们的消费者在不断地变得挑剔,服务要求更高,个性化更强。


  同时我们看到在新零售业态下,整个产业模式也在升级,供应链变得越来越短。原来是从原料制造商到生产制造商,然后经过中间商到消费者手里。但是现在这些中间环节没有了,整个供应链变得越来越短。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生,智能化变成了发展趋势。

  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已经从三、四十年前的柜台购买,到十几年前的超市购买,到几年前的以京东、阿里为首的电子商务购买,到现在正在经历第四次零售革命,也就是所谓无界零售。京东在线下建了上千家京东家电实体店,在全国建设京东便利店和3C数码体验店。我们从线上开始往线下走,而很多传统企业开始从线下往线上走。线上往线下走,线下往线上走,这个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我们认为第四次的零售革命就是一次无界的零售革命。

  新的无界零售的消费商业业态下,我们认为供应链出现了三种态势,就是个性化、短链化、智能化。

二、智慧供应链创新的三大着力点

  我们如何进行供应链优化和创新?我认为要从这三个着力点着手。

  第一个依然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永远是上帝,没有客户就没有企业的未来。第二个为协同开放。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全社会大规模协同作业变为可能,我们需要和各行各业共同协作,发展我们的供应链。第三个为智慧高效。由于无人技术、大数据、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整个供应链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高效、越来越无人化、越来越自动化。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讲讲京东物流正在做的以及未来要做的创新。

  客户为中心:打破消费者的购物边界。以前购买商品三天送达,客户就很满意。现在一天送达依然不满意,未来希望随时随地可触达,所见即所得是客户永恒不变的需求。那如何让消费者更快拿到商品?我们目前正在做两件事,一是把库存进行分层,目前京东物流的整个仓库的层次分为中央仓、前置仓、移动仓等。比如今年Iphone8首发,利用移动仓,最快花了了4.5分钟就把手机送到了客户手中。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因为有大数据支持。在销售Iphone6和7时,用大数据发掘哪些客户对苹果有兴趣,用这些数据提前把Iphone8布置到最有可能产生购买的配送点。当客户第一时间下单后,信息迅速推送到这个站点。这个站点不仅仅只是一个配送站点,还具备存储和打包功能,打包之后交给配送员,几分钟就可送到消费者手中。还有,农村家用电器等“大件”需求旺盛,但农村消费者体验很差。以前购买“大件”,需要请一人开车把“大件”拉回家,费时耗力。现在京东在很多城市设置了前置仓,把适合农村乡镇需求的产品优先布置到前置仓。当农民兄弟在网上下订单后,就由前置仓安排人员送货上门安装,最后可以三个小时送到农民的家里,这给农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二是线上线下的库存共享。沃尔玛在京东开了旗舰店,消费者购买沃尔玛商品,如果该商品在沃尔玛的店里没有,京东就按照标准的211进行配送。如果恰巧距客户较近的沃尔玛超市有顾客购买的商品,这个订单就推送给沃尔玛,他们会有专人把商品从店里取出来,交给我们的配送员。这样就从211配送服务变成3小时达,甚至变成2小时达,顾客感受越来越好。同时我们和第三方平台商家进行线上线下库存融合,第三方商家在京东开店,把仓库交给京东管理。如果他的库存在门店里,就由门店负责进行拣货,京东物流配送,这样消费者能够越来越快获得他想要的商品。

  客户为中心: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在送货上门时,有时会出现客户不在家的情况,这时需要在服务体验和成本间作出抉择。如果牺牲客户体验,就把货物放在小区,节约了成本但是客户体验不好。如果牺牲配送成本,就要把货物重新送回站点,第二天重新约时间配送。但是我们现在做到了京准达,就是客户下单时可以选择收货时间段,不仅改善了服务,还节约了成本。目前,京东在312个城市开通2小时区域京准达,在60个城市开通1小时京准达,在18个城市开通30分钟的京准达。这对京东前期成本会有压力,但是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接受这种模式,订单量上升和边际成本下降,我们的成本会慢慢趋于正常。同时京东还提供了京尊达,专门给尊贵客人提供配送服务。我们认为,如果愿意在京东花1、2万块钱甚至10万块钱买东西,这一定是我们尊贵的客户,越是尊贵的客人,越要用尊贵的方法送货。前段时间,有个奢侈品牌新品首发,让我们提供配送服务。还有快递到车,未来有客户不方便接收包裹时,比如他在楼上开会,车停在楼下,我们通过一些方法把货物投在他车里面。现在我们正在研发相关系统,未来很快会投入使用。


  协同开放:一体化服务,全流程绿色通道保障旺季商家体验。京东有六张大网,中小件网、大件网、B2B网、冷链网、跨境网、众包网。首先讲讲京东在传统中小件网络中的创新。在仓储方面,我们在收货端开通了夜间收货,同时跟商家进行系统打通,商家可以在我们的系统里提前预约。比如要送货到京东13号库,可以提前预约13号库哪个时间段是空的,然后直接送货。物流人都知道,集中送货仓库是没有办法收货的,给商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所以夜间收货好处很多。今年“双11”,当天峰值单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但是京东85%的包裹在11日23点59分之前到了下游的分拣中心,有95%的包裹在第三天就已经到了消费者手中,第四天绝大部分配送点恢复常态运营。这些都基于在物流配送方面的巨大创新。比如我们有一个智能路径优化系统,商品或包裹到了站点后,派件员会把这些包裹输入到PDA系统里,PDA根据实时路况选择最优路径,告诉配送员第一点送哪儿,第二点送哪儿,这样新入职的配送员可以在很短时间里达到与经验丰富配送员一样的配送效率。


  在另外五张大网,京东也在不断做创新。比如在冷链物流方面,我们的冷链保温箱是第二代保温箱,具有GPS芯片和内置温度监控系统。在出库时,仓库打包人员会对包裹条码和保温箱绑定。客户下了订单,系统就会把这个订单号传到客户手机终端,消费者可以实时监控整个物流过程中商品温度的变化情况。中国食品安全依然是整个社会比较大的问题,也是所有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问题,智能保温箱可以有效地解决消费者对于商品安全的一些顾虑。我们会在北、上、广、深100%的推广智能保温箱,现在还处于传统保温箱和智能保温箱混合使用阶段。在跨境方面,我们有全链路的跟踪系统。前段时间,大家在网上看到通过跨境电商购买的一些商品,其实是国内小作坊生产的,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虚假物流面单。但如果通过京东全球购购买商品,客户可以知道它所有信息,包括这个商品在哪个国家生产,从哪个港口出港,入港是什么时候,由谁打包,整个全链路信息都非常透明的,我们要确保所有消费者花钱能买到正品。另外我们还有众包达达,今年的“双11”配送终端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恢复正常,达达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协同开放:京东物流+Y事业部联合打造智慧供应链开放平台。京东有两个很神秘的事业部,一个X事业部,一个Y事业部,很快会有Z事业部。X事业部主要是针对智能硬件的研发。Y事业部主要是针对信息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优化。这里面有个典型案例,比如京东比制造商要更了解你的客户和商品,为什么?对于一家制造商,只能大概知道在上海卖了多少支笔,白色、蓝色、黑色各卖的多少支,但是无法知道更详细的数据。如在上海静安区卖了多少支笔,消费者年龄结构是怎样的,住在哪些小区,哪个小区消费者更喜欢白色等等。但是京东基于海量大数据可以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分享给合作伙伴,指导他们如何分布库存,如何缩短供应链,判断现有库存是否健康等。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基于这些信息制定生产策略、备货策略,帮助企业降低“牛鞭效应”带来的库存成本。

  智慧高效:全球首创无人仓、无人分拣。京东无人仓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无人仓,商品从供应商卸货到最终变成包裹,全程没有一个人操作人员。机器人把货物从托盘上面一件一件提取出来,通过3D扫描判断这个商品是什么,放到对应的箱子里,由输送线送到高密度存储设备对应的框格。产生订单后,就会有操作机把商品从对应箱子提取出来,送到机器检货台,由机器手臂把这个商品拣出来,送到传输线传输到自动打包台。我们有两种自动打包台,一种是基于纸张的,一种是基于塑料带的,系统会自动判断商品适合哪种。机器手臂自动根据商品的长、宽、高尺寸自动裁减纸箱,然后自动折叠成箱,把发票放进去,贴上面单,送给分拣机器人,最后由分拣机器人送到对应的车里,全程都是无人的。在这个仓库里,有一千个机器人,六轴的机器臂就有六种类型,用了2D和3D的视觉系统。我们无人仓现在最大处理能力为每天处理20万个包裹,远远高于现有人员的操作效率。


  智慧高效:不断突破创新,末端无人配送。京东一直在做无人车和无人机。无人机在局部地区已经实现了常态运营,大概已经起飞了1800多次。无人配送车已经在一些高校投入运营,同时我们还和上汽大通、东风汽车一起研发无人轻型货车,未来将会成为干线的重要载体。从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三个角度来说,无人机和无人车技术是最成熟的,无人仓技术还在爬坡阶段。但是从运用角度来看,无人仓实施更加容易,因为无人机、无人车还受到中国很多法律的限制和国民素质的限制,无人机和无人车大规模运用还需要很长时间。京东会大力推无人仓,目前京东有13个亚洲一号,有不同程度的自动化设备,未来我们会把无人仓里的不同环节应用到不同仓库中。

  今年4月25日,京东把京东物流单独独立成为一个第三方的物流公司。我们也把京东物流十几年积累的经验和在创新方面所做的研究逐渐进行产品化和标准化。未来我们将不断向社会提供物流科技服务和物流科技服务,而这些服务都是开放的。京东希望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协作,为中国供应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