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配送之战,美团和饿了么谁会C位出道?

2018-07-30   来源 : 掌链传媒   浏览 : 149

近期,美团递交了招股书,推出闪电送辐射新零售,开放无人配送平台,众包转型智能配,小象生鲜开始辐射全国……


针对“闪电送”,饿了么几乎在同时宣布开放本地配送服务网,将医药、生鲜等非餐饮品类纳入配送范围内,全面融入阿里新零售。日前更有媒体报道,饿了么 CEO 王磊表示,饿了么要在这个夏天豪掷 30 亿将其市场份额提升到 50% 以上。饿了么选在美团上市在即的这个夏天主动拉开战局,意欲何为?


背靠阿里的饿了么:粮草已备齐


① 从10亿到30亿的资金底气。饿了么这一路高歌猛进的底气,当然离不开阿里的资金背书。


进入7月,饿了么先是宣布拿出10亿完善餐饮外卖体系,围绕商家赋能、即时配送和消费者福利提升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能力。


16日,有媒体曝出饿了么寻求20亿的融资,以扩大业务板块为上市做准备。


10天之后,饿了么CEO王磊否认了这一说法。据路透社消息,王磊表示目前饿了么并没有寻求除阿里以外的新资金注入。除此之外,他还透露将在7、8、9三个月内投入30亿,将饿了么市场份额提升到50%以上,并直言:“资金现在不是我们的核心问题”。


② 搅动市场先下手为强。对于外卖市场来说,仍没有稳固的品牌和忠诚度,补贴依然是最具有杀伤力的手段之一,也更立竿见影。7月以来,饿了么捷报频频,上海日交易额破亿,长沙仅前10天交易额环比涨15%,杭州饿了么7月新增10万付费会员,夜宵时段交易额上升45%。


而阿里对饿了么的资金注入还将源源不断,这对于美团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随着去年夏天饿了么将排名第三的百度外卖收入麾下,一下子将外卖平台的竞争缩小到两大巨头之间,美团和饿了么的对战不可避免。饿了么此次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打法:从时间节点上来看,饿了么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美团6月22日递交招股书之后,而且饿了么这一波补贴时效结束刚好在9月,如果一切顺利,那正美团上市的日子。


而7月25日,已经开始有自媒体撰文表示,美团估值由原来预期600亿美元下调至投前350-400亿。随后,这一消息被经济观察报否定,因为“美团处于聆讯前的准备阶段,尚未进入确定估值的阶段,因此有关估值的任何传言和讨论不具参考性。”


美团走技术升级路:降本增效


当然,如果仅靠资金补贴就能赢市场,就没有现在占据一半市场的美团外卖,甚至不会有百度外卖的被收割,毕竟百度当初也是有绝对优势的金主爸爸。外卖本就是一个有门槛的行业,不仅如此,它直面市场,技术和运营标准履新太快,所以外卖市场的下半场之争,技术是关键所在。


其实,王磊在上述采访中也谈到,“未来外卖核心竞争也不是比谁钱多“。美团显然深刻的明白这一点,如果说花钱是饿了么在这个夏天的主旋律,那美团就是技术升级升级再升级。


① 坚定全面智能派单。早前掌链传媒也跟踪报道过美团升级智能派单的进程,从5月开始,美团众包版app上线智能派单模式,虽然前期骑手“不适症”较频繁,但美团对此异常坚定。随着技术升级的不断完善不适症逐渐消失,美团智能派单也将完全替代抢单模式。


从长远看,智能派单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体现。当然很大程度上,于上市过审也有好处。另据记者了解,随着百度外卖的进入,饿了么也在去年底基本完成智能派单覆盖。


② 无人配送落地外卖,旨在降低成本。近年来,美团外卖收入逐渐上涨,2017年比重已达62%。而随之上涨的还有运营成本,据招股书显示,美团餐饮外卖成本由2016年的57亿增至2017年的193亿,增幅达238.8%。同时期内的骑手成本增长也超过3倍。


为此我们看到,从5月开始,美团先后与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DeepDrive、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无人配送场景、定位等技术模块协作布局,早前也合作了包括新石器、autoX、大悦城、深兰科技等机器人、整车等多类型技术企业,研究无人配送体系。


7月25日,美团无人配送平台正式上线,将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到外卖配送,旨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美团推出的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愿景是“用无人驾驶技术打造全球最大的友好交互智能配送生态开放平台”,不难看出,美团的目标是想整合商业技术资源,结合自身配送场景优势,搭建起一个无人配送全球化服务的平台。


此外,打造拥有美团特色的无人开放平台,也与目前无人配送技术落地大环境有关,无论从政策、技术还是资源,美团仅凭一己之力,落地无人外卖配送会很难,多方协作才是明智之举。


其实,美团的这个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早有成果。今年3月,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已经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完成了无人车B端测试运营。随后的5月,美团推出主要用于外卖配送的机器人“小蚂哥”,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实现了从B端到C端的运营。截至目前,在松江大学城内,由无人车配送的美团外卖订单已达1000单/天。


伴随技术革新,人机混送合理配比,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高配送效率,这也将是行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主要配送方式。饿了么显然在这方面也不遗余力。5月底,饿了么拿到我国第一批含17条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使得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也将本地即时配送时效进化到“20分钟时代”。


多维度升级,本地配送辐射的新零售战场


无论是资金补贴,还是技术增效降本。在消费需求升级,外卖市场两强对阵的格局下,美团外卖和饿了么都需要新的故事,来换取资本或者市场的支持,于饿了么来说,进入阿里后拿下更多的餐饮外卖乃至新零售市场份额势在必行,而对美团来说目前可能更多的是盈利模式的考量。


首先,从最基本的配送辐射到即时消费市场。作为即时配送的鼻祖,外卖平台的分钟级配送相对简单,调动的是餐厅到家(或公司)的线路,而在即时性购买需求持续增长的以后,拥有稳定骑手资源和调动系统下,单一的外卖配送横向切到包括鲜花、生鲜、文件也顺理成章,甚至后期短途服务下的服装,电器配送等,都是可见之势。


美团新推出的闪购就是以新零售为核心,调动旗下53万骑手24小时待命深入挖掘80%的新市场,也就是即时性消费市场。而王磊对外也表示:饿了么要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领导者。据记者早前了解,作为阿里新零售基础设施的蜂鸟配送,除了已接入的天猫小店,未来会为盒马、天猫超市、阿里健康等提供本地即时配送。


其次,业态的扩围也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除了配送能力,外卖平台的万千商家资源也待开发。在饿了么夏季30亿的“三大升级”计划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商家赋能。7月初,饿了么“未来餐厅”项目宣布对旗下所有餐饮商家开放,包括外卖创业者及其餐饮品牌,从某种角度来说,闭关3年之久的未来餐厅本身的意义似乎更重要,因为它是想先跑通一条供应链+运营+大数据选品+选址等全生命周期的外卖服务能力,然后赋能给餐饮商家,旨在规范外卖食品安全大环境。


与此同时,美团则采取直接赋能线下零售店升级的方式。7月26日,美团小象生鲜无锡连开两家,小象生鲜走出北京辐射全国,为更多商家打通了线下线上资源。当然,未来在无人技术的配合下,美团开发无人餐厅和商超也不是不可能。


C位,这个夏天在娱乐圈最火的位置,在外卖市场同样吃香。在全面渗入阿里新零售之外牢牢占据餐饮一角,一直专注外卖的饿了么未来还将迎接更多变化,阿里给它的早已不是95亿美元资金可以衡量的价值。正值IPO之际,美团以外卖为切入点搭建的无人配送商业化开放平台,给资本讲述了一个挑战技术的好故事。但先不说饿了么面临的包括与阿里、百度外卖人员融合的问题,在外卖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且暂居次位的情况下,再次重新洗牌拿到更多的用户,并不容易。


对美团来说,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和盒马鲜生等将美团的衣食住行领域严防死守,此外,其盈利模式也需要更多考量。因为,上市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